全过程造价咨询与全过程跟踪审计业务覆盖阶段相似,都贯穿建设工程从决策(投资立项)到竣工(竣工结算)等各阶段,且都属于咨询服务类,需签订服务合同,通常也由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供人员服务,项目实施前都要编制实施方案并经委托人审核批准后执行。然而,二者在法律属性、委托部门与职能、业务范围、成果文件与执行效力、实现目标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一)本质属性与作用差异
全过程造价咨询本质上是一项建设工程管理活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工程部门委托咨询公司协助进行造价管理,实现质量、工期、造价、安全等建设目标中的造价控制目标。而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审计方式,属于审计范畴,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由审计部门委托审计公司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促进各项建设目标实现,确保项目建设在合规合法的轨道上运行。这种本质属性的差异,决定了二者在整个建设工程管理体系中扮演着不同但又相互补充的角色。
(二)委托部门与履行职能差异
咨询公司受工程部门委托并接受其监管考评,职能侧重于协助工程部门进行造价管理,对工程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审核,为工程部门提供专业造价意见。审计公司则由审计部门委托并接受其监管考评,主要职能是协助审计部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对建设工程各阶段的业务活动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确保项目建设的真实性、合法(规)性和效益性。
(三)业务范围差异
全过程造价咨询局限于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而全过程跟踪审计业务范围更为广泛,涵盖全过程造价咨询的工作内容,是对各阶段工程造价进行审查和确认。全过程造价咨询审核后的金额,成为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送审金额,二者在工程造价审核上能够实现无缝对接,跟踪审计结果实际上是对造价咨询结果的“再审核”“再控制”。
(四)成果文件和执行效力差异
全过程造价咨询的成果文件主要是编制报告和审核报告,这些报告可作为项目造价管理的参考资料,供相关方在决策和管理中使用,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成果文件包括审计意见书、审计建议书、审计报告等,这些文件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执行力,若发现项目存在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需依据审计结果进行整改。
(五)实现目标差异
工程部门借助全过程造价咨询,主要目标是合理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确保在投资预算范围内实现项目建设的各项预期目标,侧重于对建设成本的有效管控。审计部门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总目标是促进各项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不仅要关注造价控制,还要审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合规性、效益性等多方面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尽管全过程造价咨询与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诸多差异,但二者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际项目中,全过程造价咨询为全过程跟踪审计提供了专业的基础数据和造价分析,有助于审计人员更高效准确地开展审计工作。全过程跟踪审计则对全过程造价咨询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促使其提升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二者的共同价值在于为建设工程项目保驾护航。通过专业的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流程,帮助建设单位合理控制成本、防范风险、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在质量、进度、造价等多方面达到预期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充分了解全过程造价咨询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异同点至关重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和运用这两种服务手段。在项目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充分利用全过程造价咨询的专业知识进行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审核,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项目的整体造价。在项目实施和竣工阶段,借助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监督和审查功能,确保项目建设的合规性和效益性,保障自身权益。
相关从业人员也需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重点。造价咨询人员应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建设单位提供精准、可靠的造价咨询服务;审计人员则要严格遵守审计规范和程序,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评价作用。
全过程造价咨询与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建设工程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理解二者的异同点,明确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我们能够在项目实践中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两种手段,为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建设工程行业在规范、高效、可持续的轨道上不断发展。随着建设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全过程造价咨询与全过程跟踪审计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项目管理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和使用者。